2005年1月13日,長沙市第一次住宅裝飾裝修行業年會在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湖南家裝業的領軍企業鴻揚家裝參加了這次年會,鴻揚家裝董事長陳忠平先生在會上的發言引發了一場關于家裝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討論。

鴻揚家裝董事長陳忠平先生發言的主題是“建立家裝業的產業工人隊伍是家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源泉”:
●工人不能游離于管理之外
家裝企業與客戶簽訂施工合同后,目前國內90%以上的家裝公司將施工以外包的形式交由施工隊完成,這種外包形式,雖然可降低家裝公司的管理成本,但就目前施工隊成員的素質而言,施工隊游離于公司管理之外,就是家裝施工質量不穩定的根源所在。
裝修行業的“師傅”均是由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方式培養出來的,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下,他們憑經驗與感覺做事,對“科學”、“標準”、“規范”往往缺乏認識,他們文化程度低、學習能力差、專業技能弱、不良習氣多、組織紀律差、在城市生活困難多,相對于寫字樓的員工,公司本應給予裝修師傅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培訓、更多的提升、更多的理解與溝通。而實際上則是更多的放任、更多的責備、更多的索取、更多的不管。“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得好”,這是人們違背客觀規律的一廂情愿,最終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不讓施工環節的“瘦馬”吃草,最終將導致施工環節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問題最多。
●改造施工環節是重中之重
家裝行業不同于其他傳統制造行業與服務行業,在整個發展歷程中,缺乏足夠的意識積累和體制積累,行業本身的凝聚力、運作能力、改造能力都十分有限,加上家裝行業在傳統管理上又游離于強勢部門之外,行業約束和修正的能力極為薄弱。
目前家裝行業在施工環節上的贏弱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質量問題,傳統家裝行業的生存正面臨威脅。家裝企業嘗試過在改善施工環節問題上做出努力,有很多公司試圖通過加強工程管理力度,如更加嚴厲的監督制度和處罰措施,也有一些家裝公司在加強施工隊成員的培訓上下功夫。但由于施工隊大包干形式,使得施工人員只關注眼前利益,只關注局部利益,家裝公司費盡心機的措施,施工人員根本沒辦法理解、接受和執行到位。
因此,裝修施工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就只能是建立一支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裝修施工隊伍,徹底改變目前幾乎完全以本色農民出身的裝修師傅為主體的人員格局。
●建立自己的產業隊伍
家裝行業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都將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其人員的來源決定了行業在施工從業人員素質、技能、管理上的責任和困難,家裝企業無法、也不能回避在這個問題上的責任和義務。
建設產業工人隊伍,意味著家裝企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成本。首先是將文化水平不高、不良習慣比較多的師傅們,提升為符合現代企業和市場需要的合格工人就是一件需要長期付出和不斷改進的工程,這當中既包含傳統的管理、培訓、考核內容,也包括更多的教育、感化、創新的內涵。其次,在將師傅模式轉化為產業工人模式后,家裝企業的成本會有所增加。比如固定工資、福利、基本保險、管理成本等等,在短時間里可能會讓企業難以承受,但從企業、社會的長遠利益看,這種投入是一種超值投入。
企業將能夠從這種投入中獲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和長久的生命力,社會將能夠真正解決相當一部分人員的就業和穩定問題,國家的三農政策也將在這種投入的成果當中獲得體現和升值。
(文章來源:摘自2005年1月18日《瀟湘晨報》 記者 黃平)
上傳時間:20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