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另一場重大賽事亞太(香港)室內設計大獎賽在香港閉幕。鴻揚家裝設計師張罡、吳孟疊的作品《涌現自然》重拳出擊,俘獲了眾多評委和業內人士的“芳心”,摘得本次大獎賽的居住空間類金獎桂冠。

在14日的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上,該套作品已經榮獲了住宅別墅類銀獎;而今天,《涌現自然》憑借其獨特的原創性和打破常規的藝術性折服了國際評委們挑剔的眼球,成功奪得“狀元郎”的寶座。在這之前的多年,該獎項幾乎為國外知名設計大師摘取,此次為張罡奪得,使其成為各個專業媒體爭先采訪的焦點。
亞太(香港)室內設計大獎賽是由國際室內建筑和設計師聯盟成員之一——香港室內設計協會組辦。它的宗旨在于促進室內設計的公眾認知度,使其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認行業認可應受獎賞的工程和設計師;鼓勵和促進地區室內設計團體的專業水準和道德規范。
面對各個專業媒體的競相采訪,張罡向記者們描述了自己的創作理念以及對創作思路的艱難摸索和華麗轉身。有同事這么評價張罡,“看到他的室內設計作品,仿佛是看到了國際建筑大師扎哈•哈迪德建筑設計的影子。”
扎哈是張罡最欣賞的大師。他告訴記者,過去數年,他的工作是私人住宅項目設計,建筑空間的單一性與生活的單一性或者說是生活規律的模式化,成為了他空間設計的最大桎梏,為了解決線狀空間的問題,從此他的作品里開始出現區別于線狀的各種“扭曲”、“ 盤繞”元素。
張罡認為,世界上大部分人造物都是規則的幾何形體,室內設計受建筑設計的影響更是如此。規則、標準對設計者來說就意味著平淡無奇,這是大忌。張罡說,建筑室內設計也像其它人造物一樣受到新理論的影響,開始打破規則標準幾何形體的枷鎖。按照張罡的理念,私人住宅的項目應該是要有非常強大的應變能力,所以應把空間功能做得更加復雜與完美,來應變人們的突發行為和多動態行為(喜-怒-哀-樂)等等。
所有的這些理念和思路都在他的獲獎作品《涌現自然》中得到了充分的詮釋。整幅作品通過幾何的組合和詩意的手段,來培育建筑系統之間連貫的關系向著建筑中更高秩序的涌現,同時仍保持一種系統的、表現性的細膩而野生的結構。室內結構從常規狀態中解放出來,變得流動、可變、色彩豐富。